青年律师应如何开拓案源

日期:2017-01-29 来源:@高杉峻

高杉按语:就青年律师如何开拓案源的问题,我在微信上征集过大家的经验,现将大家反馈的内容汇总起来,再综合了知乎上“如何解决年轻律师的案源问题?”和“律师怎样才能获取自己稳定的案源?”两个问题的回答(已逐一取得答主的转发授权),编成了下文,供参考。

@任国强:律师这个职业,有一个积累的过程。既有人脉、案源的积累,也有经验、能力的积淀。想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。关键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件案件,即使是一件案情简单、标的很小的案子。当事人通过律师办理案子的过程,来考察律师的技能、人品,从而决定了是否会有第二次的委托、更大的标的的案件的推荐。没有案件办时,不妨多学习,多接触些人。当然,现在新媒体的出现,律师拓展案源的路子,不断在扩宽。只要有扎根的信念、耐得住寂寞的勇气,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案源。

@程阳:精准地告诉别人你能做什么,通过有效渠道传递出去。同事,通过过往经验以及表现让客户相信你能做得到。另外,现在你服务的客户就是你开拓案源的最佳路径。

@薛超悦:家里有实力的建议多做各种广告,投入就有产出。穷学生就陌生采访和发名片了。找到个业务饱和的律师老师则是人生幸事了。另外,不同的城市也差异很大。

@吴月超律师:以我个人为例,首先要有清晰的定位,我是劳动法律师。其次,这个定位一定要有增量市场,不能往存量市场上挤。比如婚姻继承刑事就是存量市场,而在08年后劳动法就是增量市场,甚至是全新的市场。年轻人如果没有特别突出的创新,在已经被瓜分的存量市场是没有机会的。最后,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,在没有成为实战专家前,一定要成为这个领域的知识和判例专家。剩下的事情就是持续努力与耐心等待了。

@RaymondWang:分享一点经验:在管理严格的专业讨论群(或社区)中持续高质量的发言。我有不少客户之前都从未谋面,仅仅是在群里看到我的发言就主动联系我。有一些领域之前我完全不懂(比如最近热门的大数据),就在群里安静潜水,先消化大家讨论的各种术语,找各种书和文章来啃。潜了三个月以后,我基本脱离小白,大概知道大家讨论的 point 在哪里,偶尔开始参与讨论。群中有位朋友开始创业,问了我一些很基础的法律问题,我就仔细和他聊这个领域内的各种“痛点”,甚至抽时间陪他见投资人或和客户谈判(至今都还没有收费),再把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整理、研究。上个月,我在这个大数据群中总共只发言了6次,就有四个客户来找我,而且都是业内做的很不错的公司。和其他业内人士相比,我对大数据的知识只是皮毛,但我敢说比95%的律师都更了解大数据创业公司的商业诉求和法律需求,回答问题自然更有针对性。为什么群或社区的严格管理很重要?因为如果大家都在那里扯闲篇、发鸡汤、打嘴仗,即便提供高质量内容也很快被淹没了;如何保证发言的高质量?在细分领域聚焦,主动研究,不要卖弄和显摆,要帮其他人解决实际问题。

@吴小状:我对类似问题发表过类似回复。这里重新做简单编辑,尽量不重复:1、亲朋好友同学圈是你的初始客户重要来源地;2、传统口碑营销(老客户介绍);3、指导老师或团队负责人介绍;4、参与大案子代理或参加大单位的法律顾问团队后,分化、延伸出来的新案源;5、传统媒体(电视、报纸、广播、网络媒体等)或自媒体营销:微博、微信朋友圈营销拓案;6、参加各种聚会、沙龙、培训、研讨会,或者干脆读个MBA之类的;7、参加法律援助,公益法律服务,会开发到一些传统型的民事案件案源;8、其他:实在太多了,不一而足。总有一款适合你,方法都不神秘,关键是适合自己,所谓适合,人、财、时间各因素,掂量下,尽量扬长避短,鸡蛋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
@游云庭律师:这两天忽然想到,一个人刚开始当提成律师,就好比把他/她一下子扔到荒原上,让其自己觅食。找到食物后怎么吃,估计每个人都知道,只要循规蹈矩,应该都能吃下去。同意作为一个学法律的人,找到案子后怎么做,只要费点心思,应该都能做下来。但关键是,怎么在荒原上找到自己的食物?

我的建议是,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。发挥一个人的特长,我是靠写博客找到第一批客户的,写了两个月,就有客户上门,但这个是另类,很多同事模仿我,写了一年至今没有任何收获。实际上,博客的路很窄,这个是不可复制的。现实中,每个人的成功的具体道路都是不可复制的,但理念是可以复制的。那就是,针对自己的特点制定营销方案。如果你酒量不错的,就可以靠喝酒找客户,如果家人有关系的,靠家人的关系找到亦可,如果你没有上面的天分,那就试试看报纸广告和网络广告,应该能找到婚姻、继承之类的民事业务。

@柴旭:工作方法、人品和专业知识。我把专业知识放在后面。客户找律师是招法律服务的,理性的客户对律师都有理性的预期,主要看律师干活是否实在,是不是有责任心。所以工作方式很重要,我有个客户就是用PPT给拉来的,客户对我的评价是经过正规公司的历练。

还有个诉讼的客户,我当时就和客户老板说,我找关系啥的不行。但是诉讼过程中每一个问题都替客户想到了,积极扎实的办事方式得到了客户的认可,回头又签了顾问单位的合同。人品很重要,人品好了,朋友多了,案子也就多了。在这里汗颜一下,这几年对不起朋友的事情很多。最后才是专业知识。

不过话说回来,20多岁的年轻人,工作没几天,对一个行业的法律法规的了解还没有客户多呢,客户自然不可能给你花钱。早年多积累些客户经验,找到适合自己的办事方式。谁都想做那种大牌威风的律师,不过并不是谁都有这种气质,气质的养成不是三五年就能改变的。

@蒋小诺:1. 什么样人适合当年轻律师?必须要吐槽一下,中国大学扩招,很多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没能力开应用物理这种专业,但是都能拉几个学法的开个法学院,直接导致法学专业就业率多年倒数第一。现在行情是这样的,法本如果能找到工作,一般前两年需要家里接济点,法硕如果能找到工作,前两年基本糊口。所以如果家里经济压力特别大,或者对一毕业后收入有较高期望的人,不建议学法律,更不建议当律师。我妈所里有个毕业两三年才考出证的,老婆没工作,两三个月才能接一个案子,每个月就靠所里两千基本工资,别笑,据我所知杭州南京很多大所也就开两千一个月基本工资。想当一个年轻律师,就做好吃三年苦的准备。

2.怎么找一个能给你带来案源的所?这个问题等同于“怎么找一个能给你提高实力的所?”美国JD毕业生一般都被认为是半成品,需要律所继续培训,而中国法学偏学术直接导致中国法学毕业生最多是三分之一成品,很多人独立写个起诉状都写不出来。没实力谈何案源?怎么找一个能给你提高实力的所呢?一是去大所,很多大的律所都有新人培养计划,非常系统,非常好;二是跟一个对的人。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,问的是合伙人一直差使自己打杂怎么办。有一个高票答案居然是说这是律师的必经之路。这个我实在不敢苟同。真的不是你打三个月杂就能转正的,转正需要你让合伙人看到你成为律师的潜质,天天打杂与复印机作伴怎么让合伙人看到你成为律师的潜质。(今天又看到了那个问题,发现Raymond Wang的答案“换老板”甚合我意,果断点个赞)现实是非常残酷的,很多年轻律师都在打杂,很多都在纠结,幻想着忍个两三个月就好了。我的建议是,跳,之前的时间都是沉没成本,当断则断,无良合伙人和低迷的就业市场导致这种情况太多了。说个血淋林的例子:我妈跟我说她所里的合伙人,特别喜欢找二本刚毕业的法学生(甚至还有人专门挑年轻漂亮的,是何居心我就不多说了),然后让他们打杂,廉价劳动力,也不用开除,一般这种人都会忍到拿到律师证就主动辞职,因为根本学不到东西,可是由于他们这一年啥都没学到,光一个律师证又有什么用呢?然后合伙人再重新找个二本刚毕业的法学生就行了。有个小女孩跟着我妈的同事实习了半年,有一天可怜巴巴地跟我妈说能不能跟她一起去出庭,她半年了那个律师都没让她一起上过庭!一个不去训练你专业素养的律所/合伙人将来也不会给你案源的。

    A+
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